提振民企信心,從中央到地方給出這些重磅政策發表時間:2023-01-31 11:11 “企業有增資擴產需求,有總部建設需求,可以直接報給我,我和市長當好你們的服務員,當好你們的后勤部長,幫助你們以最快的速度落地項目?!苯?,在廣東省中山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,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示意工作人員,把他的手機號碼通過現場直播發布出去。 提振民營企業信心、穩定民營企業預期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,也是促進疫后經濟復蘇回暖的關鍵一環。 1月28日,新春第一場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,堅持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。同時,今年以來,從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到近期發布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文件,都提出了鼓勵、支持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招硬招,給民營經濟長士氣、添動力。 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徐樂江近日表示,預期穩、信心足,企業就會敢于擴大投資、勇于開拓市場。因此,今年工作的關鍵詞就是“提振信心”,就是要多措并舉提振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。 提振民營經濟信心 民營經濟貢獻50%以上的稅收、60%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、70%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、80%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,90%以上的企業數量,民營經濟已成為保障民生、促進創新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。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,“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,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,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”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重申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提出“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,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”,“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,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,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、創造就業、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”。這些重磅表述,再一次給民營企業吃下了定心丸。 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理事長史晉川表示,現在是部分民營企業家比較彷徨也是信心不足的時期。原因是多方面的,有國際經濟大的周期問題,有外部發展環境問題,還有疫情沖擊等原因。 他認為,影響信心最重要的有三大因素:一是對未來營商環境的心理預期,目前來說這個預期是不穩定的;二是對市場環境發展的預期,目前世界經濟發展周期和相應發展階段所帶來的機會太小,企業家不是很看好;三是部分民營企業家對自身發展能力的信心不足。經濟新常態意味著企業要從粗放發展進入創新發展,提升優化發展結構,在創新方面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。 多地提出具體舉措 近段時間以來,多地提出從制度和法律上實現國企民企平等對待、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等具體舉措,釋放出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信號。 1月29日,上海印發《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》,其中提到,支持民營企業和平臺企業發展。始終堅持兩個“毫不動搖”,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,落實促進民營經濟和民間投資發展政策舉措,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享受扶持政策、公平參與市場競爭,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政府采購,加快建設南虹橋、張江、市北高新等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。 多地還提到,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,完善高質量的公平競爭制度。比如,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,營造各類企業一視同仁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。江西省提出,持續破除影響平等準入壁壘,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,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。山西省提出,對照國家負面清單,全面清理違規設立的準入許可和準入環節的隱性門檻,完善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相適應的準入、審批、激勵懲戒機制,研究制定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指標體系。 優化營商環境也是高頻詞。1月28日,上海印發《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》,進一步提升上海營商環境的影響力及綜合性優勢,持續打造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。此外,浙江省提出,實施營商環境“一號改革工程”,加快打造營商環境最優??;山西省明確,狠抓營商環境3.0版改革落實,復制推廣一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。 華泰資產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,為了更好地提振民營企業信心、穩定民營企業預期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,應持續推動改革開放,用市場辦法、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,打破制約土地、勞動力、資本、技術、數據等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,提升資源配置效率。不斷優化民間投資的政策環境,營造公平競爭、透明法治、更加便利可靠的營商環境,在全社會培育和形成愛護企業家、尊重企業家的良好社會氛圍,從法律上充分肯定企業家的貢獻,切實保護產權,特別是保護企業家財產權。 |